close
配偶的收入是一種追加收入。
 
萬一自己的收入減少了,也能確保家計的餘裕與安心的生活。

我踏入婚姻,是在經歷兼差生活後到連鎖便利商店總公司半年左右的事。
 
是人生中幾乎沒什麼錢的時期。

但是,因為那時候妻子也在工作,所以助益頗多。
 
我能夠不汲汲營營在金錢上,我想也是因為夫妻共同工作的「雙薪」所帶來的安全感。

結婚時,我們彼此討論後,決定新開一個銀行戶頭。
 
這個戶頭稱為「共同帳戶」,用來支付房租、水電費、電話費(家用電話及網路費)等,
 
非個人而是供家庭使用的費用。

我們各自每個月滙入35,000元到這個帳戶,共同費用各出一半。
 
剩下的錢就繼續存著,偶爾用來支付兩個人的餐費及旅遊費用。
 
而我們各自的私人帳戶就每個月固定滙出這35,000元,
 
其餘的錢就全都是各人自由花用,互不干涉。

結婚當時,她的年收入比較高,所以對於各自負擔一半費用金額,
 
不會感到不公平,是彼此都能接受的做法。

 

 

 

 

因為收入穏定,所以能夠挑戰
 
現在我的年收入比較高了,所以全部的家庭支出由我負擔,將「共同帳戶」解約。
 
即使如此,現在仍是雙薪家庭,多虧如此,我受益良多。

因為我是企業經營者,所以收入時增時減,相當不穏定。
 
但是,多虧她穏定的收入,使我能有「即使這個月我沒有賺到錢也不要緊」的安心感受。
 
這並不是依賴對方,而是「能成為各自勇敢挑戰的基礎」象徵。

比方說,為了下個階段的提升,有時需要暫時減少工作量、
 
花時間做一些準備工作,此時就能免於沒有收入的恐懼,採取有彈性的工作方式。

跟20幾歲時相同,因為有了妻子這份收入,所以我可以挑戰年收入較低的轉職機會,
 
30歲之後也才能下定決心創業。
 
多虧夫妻都有工作,所以不必面臨「因為沒錢只好放棄」的抉擇。

不過,也因為對方有工作,所以也會發生因為搬家而需要轉換工作跑道,
 
相當辛苦的一面。即使如此,夫妻都工作的優點還是比缺點多上太多了。

即使有了孩子,也能繼續保持與社會的接觸,不會脫節

有了孩子以後,暫時就無法上班。
 
我們也彼此溝通,決定「懷孕時在不影響健康的範圍內努力工作,
 
                                            生產後儘快回歸工作崗位」。
 
因此,我也向對方表達「我會幫忙做家事,掃除方面偶爾偷懶一下也沒有關係。」

這不單是因為金錢方面的理由。
 
因為不工作的期間愈長,愈會失去實務上的敏銳度,
 
至今培養出的人脈也可能日漸疏遠了。

如果是上班族的話,之後要找到跟目前一樣職位跟薪水的工作機會也可能不多了。
 
為了避免這樣的風險,且繼續保持與社會的連繫,我跟妻子有這樣的共識。

雖然如此,也不能疏於對孩子的照顧,必須在育兒方面下一番工夫。
 
像是住在離婆家或娘家附近(或三代同堂),請爸媽幫忙帶孩子;
 
雇用打掃歐巴桑減輕家事的負擔;搬到幼稚園或公司的附近等等。

當然,我絕對沒有否定家庭主婦的意思。理想的家庭有各自不同的面貌。

只是,對夫婦而言,夫妻雙薪的型態,是一種能夠拓展家庭可能性的生活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愛情派對 的頭像
    愛情派對

    愛情派對夢想事務所

    愛情派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