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了許許多多有關婚禮的相關文章,
是不是也注意到《愛情派對》的文章分類還有個“育兒生活”的分類呢?
台灣俗語有說到『生的靠一邊,養的大過天。』
從小到大培養一位小孩是多麼的不容易,
還要注意他各項的均衡發展,還有現下社會的競爭力,
不只小孩疲累,父母親可是更辛苦的呢!
所以呢,《愛情派對》特在這裡設個分類,
希望裡面的討論點滴都可以幫助到各位辛苦的爸媽囉!
板板兒在網站上逛著逛著,突然看到篇讓我停下眼的標題,
“嬰兒吃手是智力發育的訊號,不要打攪嬰兒的快樂!”
(這什麼跟什麼啊?)
板兒還常和嬰兒們說手髒髒,接著就奮力拿開他們可愛小手,
還自覺得又救了一個小孩遠離病菌了呢!
現在這篇文章的出現,決心就是要讓我拿石頭敲爛自己的腳就是了。
不過包著紗布還是要和大家分享唷。
很多寶寶出生兩三個月的時候,他們最愛做的事就是“吃手”,
相信普羅大眾的爸爸媽媽們也和板兒一樣阻止他們這小舉動,
就怕小可愛把那些古怪的病菌吃下去生病之類的,
但是專家是這麼說的:
嬰兒與幼兒吸手指的意義是不同的。
嬰兒時期吸手指是應兒智力發展的一個信號,
是嬰兒進入手指功能分化和手眼協調準備階段的標誌之一。
(那些孩子的媽,板兒不是有意要阻止他們發展的)
通常新生兒只會雙手握拳,胡亂揮舞,因為大腦還不能指揮自己把手放入嘴巴。
到了二至三個月的時候,隨著大腦的發育,嬰兒慢慢的學會兩個動作,
一個是用眼睛盯著自己的手看,
另一個便是吸自己的手指。
對於他們來說,吸手指是一種學習和玩耍
起初他們只是將整個手放在嘴哩,接著是吸吮兩三個手指,
最後發展到只吸吮一個手指,
從笨拙的吸整隻手,發展到靈巧吸某一個手指,
這說明嬰兒支配自己行為的能力大有提高。
吮吸手指動作,可以促使嬰兒手、眼協調行動,
為五個月左右學會準確抓握玩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外,這一時期的嬰兒主要是通過嘴來了解外界,
嬰兒認為手也是外界的東西,所以總愛將手塞進嘴巴裡。
通常情況下,隨著嬰兒動作的迅速發展,
他們逐步學會自由的坐、爬、站等,手指的動作也越來越精細,
當長到能單獨玩玩具的時候,孩子吸手指的現象自然會大減少。
此外,細心的父母可以發現孩子在吸手指的時候,
通常是非常安靜也不哭不鬧的,
實際上,有時候嬰兒還以吸手指來穩定自身的情緒,
也說嬰兒吸吮手指對他們心理上的發育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對於嬰兒吸手指這件事,父母不必太過焦慮煩惱,
更不需要強行禁止。
如果孩子的行為時在是太過頻繁,父母可以經常撫摸孩子的小手,
或是利用其他動作轉移注意力。
親愛的爸爸媽媽需要做的是,
保持小寶寶小手的乾淨,也要保持嬰兒口唇周圍清潔及乾燥,
以免發生濕疹的問題。
若是孩子到了三四歲依然時常吸手指,就需要細心了解並糾正囉!